民聲有約 特色專題 直播泉州 讀報 美食 健康 文旅 報料 視頻 圖片 創客 V R 縣區


您的位置: 泉州網>泉州新聞
2022-10-21 17:30:28 來源:泉州網
泉州鯉城區二郎巷,位于古城東隅勝果鋪二郎境,別名溝墘,因該巷有一座二郎廟而得名。

巷遇檔案

泉州鯉城區二郎巷,位于古城東隅勝果鋪二郎境,別名溝墘,因該巷有一座二郎廟而得名。

陳慧芬制圖

據世居二郎巷的泉州市工藝美術大師呂照明介紹,二郎巷位于古代泉州羅城7個城門中的東門仁風門附近,東側就是水關,二郎巷的別名“溝墘”與城壕有關,“溝墘”之上有六版橋、七版橋、十一版橋、東城門兜橋等,旁邊東街有一座袞繡牌坊,這些如今已難覓蹤跡。二郎巷古臨東湖,時常淹水,于是有了鎮水的二郎廟。這里走出過多位名人,如著名當代藝術家蔡國強的家,以前就在如今二郎巷8號區臨金池巷處,現已拆遷。

《鯉城區交通志》中記載的二郎巷溝橋。

鳳凰樹是二郎巷口一道醒目的風景。(王柏峰/攝)

莊明理故居

參加過開國大典的著名僑領

莊明理故居。

二郎巷41號是莊明理故居,外有石欄,精致的院門內,有紅磚厝和二層磚混洋樓。洋樓建于上世紀30年代,2017年被列為泉州市歷史建筑。出于安全考慮,如今洋樓內已無人居住。

莊明理(1909—1991),又名莊漢光、莊哲錸,筆名莊稼,馬來西亞歸僑,著名僑領,第一至第六屆全國人大代表,第六、七屆全國政協常委,曾任華僑大學第一屆董事會副董事長、第二屆董事會董事。

莊明理生于泉州東郊東塘頭村的一個農民家庭,后舉家遷到東街莊厝埕。父親莊文莉當過船工,后到馬來亞檳城謀生。莊明理1926年下南洋到檳城僑辦商鋪做店員,第二年轉往印尼協助舅父經營修車廠,很快擔任了修車廠經理。

抗戰爆發后,身在印尼的莊明理在抗日活動中表現活躍,1936年在檳城創辦《現代日報》,還四處進行抗日演講,1937年回國投入抗日救亡工作,他組織的華僑機工占南洋各地回國服務機工總和的六分之一。

1949年6月,莊明理和著名僑領陳嘉庚一起受邀前往北京,參加新政治協商會議籌備會。當年9月,莊明理出席全國政協第一屆全體會議,被選為全國政協委員,并參加開國大典。

1956年,莊明理調任中央人民政府華僑事務委員會副主任,負責籌建在泉州的華僑大學和武漢、廈門集美及廣西的華僑補習學校。當年10月,全國歸僑聯合會成立,莊明理被選為副主席。

陳嘉庚在新政協第一次大會上發言(右為擔任翻譯的莊明理,將閩南語翻譯成普通話)。

故居內的小院。

近百年歷史的洋樓。

洋樓大門有蘆山衍派、晉水傳芳的字樣,門楣上的衍派和兩側的光風霽月已損壞。 

據參與編撰過《華僑大學史》(2021年1月版)的華僑大學副研究員何強毅介紹,1959年華僑大學醞釀創辦,在學校辦在哪里的問題上,當時有北京、廣州和福建的福州、廈門、泉州、漳州等幾種主張,中僑委最后采納時任中僑委副主任莊明理的建議,決定把學校建在泉州。

1960年5月,中僑委副主任方方、莊明理到泉州實地勘察校址,先后勘察了泉州北門外清源山麓周邊、東海法石鄉、豐澤華僑中學及城東五里亭等地,還到南安國光中學所在地看過。在此期間,福建省委書記葉飛、書記處書記林一心也曾來泉州進行勘察,經反復比較,選在了如今的地點建校。

呂贊成

泉州提線木偶一代大師

泉州木偶劇團黃奕缺與泉州木偶劇團原團長呂贊成(左)在南京大橋下合影。(呂照明/供圖)

家住二郎巷8號區的呂照明,出生于泉州提線木偶表演世家,是福建省工藝美術名人、泉州市工藝美術大師,他的刻畫藝術作品曾作為對外交流禮品贈給多個國家。呂照明的父親呂贊成(1924-1993)是泉州木偶實驗劇團首任團長,也是泉州提線木偶的一代大師。

呂照明創作刻畫作品。

呂照明介紹,呂贊成是呂家第四代泉州提線木偶傳承人,呂贊成的曾祖父呂馬允、祖父呂白水、父親呂細虎、叔父呂天從均是名噪一時的戲班主。

呂贊成11歲時進入名藝人陳天恩的科班學藝,他學藝兼收并蓄,熟悉各行當,很快便嶄露頭角,抗戰勝利后自己組建了“和平班”,和當時謝禎祥組建的“時新班”齊名。

1952年10月,泉州木偶實驗劇團成立,呂贊成任代團長。1960年4月,泉州木偶實驗劇團與泉州布袋戲劇團合并,成立“泉州木偶劇院”,呂贊成任副院長。同年9月,第二屆國際木偶聯歡節在羅馬尼亞舉行,呂贊成親率由泉州木偶劇院、漳州布袋戲劇團,晉江潘徑布袋戲劇團組成的“中國木偶藝術團”赴羅馬尼亞首都布加勒斯特,參加第二屆國際木偶聯歡節比賽,泉州提線木偶劇團演出的《水漫金山》《慶豐收》獲得集體銀質獎,呂贊成表演《水漫金山》中的白娘子,精彩的演出讓國際木偶界贊嘆不已,獲得個人表演金獎。

隨后幾年,泉州提線木偶劇團多次進京演出,受到高度重視,作為中國文化名片之一,頻繁出國訪問演出。

上世紀七十年代,泉州木偶劇團重新成立,呂贊成任團長。1979年,呂贊成率團進京參加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30周年獻禮演出,《火焰山》榮獲一等獎,《千桃巖》獲三等獎。

二郎廟

罕見的佛道共存廟宇

道教二郎廟。

佛教慶同庵。

位于二郎后街37號的二郎廟是二郎境的境廟,坐北朝南,廟門懸匾“二郎古地”,有兩進,前面二郎廟,后面是慶同庵,這種“前廟后庵”“佛道并祀”的格局很罕見。相傳明末泉州土地巷一位姓吳的讀書人在四川任縣令,年老返鄉,見城內常發水患,便將四川灌口二郎神分爐來泉州,建二郎廟祀奉,后因年久荒廢,附近居民將神像供奉家中。民國初年拆舊東城門時,鄉賢余文烈牽頭捐款,在附近的慶同庵(始建于明末)前重建二郎廟,請慶同庵尼姑一并管理。

上世紀六七十年代,二郎廟被綠化地占用,又有部分用地建為化纖廠倉庫,1993年開始按原規制重建,入門右側有中山路舶司庫巷書法家李伯瑜撰文的《泉郡慶同庵二郎廟碑記》。

20號洋樓

曾經的公共活動中心

二郎巷的20號黃氏洋樓建于民國時期(約1937年),磚混結構,一樓外廊為直梁式,二樓外廊為拱券式,這棟洋樓曾是附近居民的公共活動場所,街道的活動常在這里開展,在臺風季節,街道還會通知鄰居來這里避雨。洋樓正門兩側刻有楹聯:“紫云衍派重新輪換,支分晉水克紹箕表”。    

泉州師院附小。(王柏峰/攝)

二郎巷是一條書聲瑯瑯的古巷,二郎巷68號的泉州師范附小是一所重點名校,前身是1904年由英國傳教士安禮遜創辦的培元小學,1920年孫中山為學校題詞“共進大同”并捐資辦學,已有百年歷史。

泉州財貿學校。

泉州師范附小隔壁是二郎巷66號的泉州財貿學校,為泉州市經濟類專業技術人員學歷教育和培訓的重要基地。

2021年,蔡國強回泉州參加女兒蔡文悠在中山路舉辦的攝影展。

著名當代藝術家蔡國強的家曾在二郎巷8號區臨金池巷處,他父親在中山路的新華書店上班,呂照明還記得小時候常向其父親打聽又到了什么新小人書的趣事。蔡國強擔任2008年北京夏奧會、2022年北京冬奧會開閉幕式視覺藝術總設計、焰火總設計,向世界展示了中國當代藝術的魅力。


策劃 ▏許志榮

編輯 ▏楊瑩

文字 ▏王了

視頻 ▏蘇維斯 陳曉坤

配音 ▏吳晶晶

注:本文撰寫過程中,得到呂照明、黃建泉、何強毅、魏懷陽等大力協助,在此一并致謝。

責任編輯:
泉州網版權與免責聲明:

① 未經本網授權不得轉載、摘編或利用其它方式使用本網原創作品。已經本網授權使用作品的,應在授權范圍內使用,并注明“來源:泉州網”。違反上述聲明者,本網將追究其相關法律責任。泉州網歡迎各兄弟網站開展平等合作。

② 凡本網注明“來源:XXX(非泉州網)”的作品,均轉載自其他媒體,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,并不代表泉州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,被轉載網站、媒體、當事人若認為有侵權之處請來電告知,我們將及時處理。

③ 由于網絡的特殊性無法及時確認稿件作者并與作者取得聯系。為了保護著作權人的合法權益,及時準確地向權利人支付作品使用費,請本網站所用作品的著作權人直接與本網站聯系,商洽稿費支付事宜。對于使用時未及核實的權利人,可以向本網站提交權利人身份證明材料。 如需合法使用本網站發布的擁有完全版權的稿件,也請直接與本網站接洽。聯系電話:22500260,22500194。 聯系郵箱:qzw@qzwb.com。

合作:15880996339 0595-22500230

日韩亚洲欧美人妻